大家都称康丁斯基(Kandinsky 1866一1944年)是抽象艺术的创始人,康丁斯基是怎么发现那些心中的色彩和线条的?两个字而已,偶然。是的,就是偶然。
1908年,康丁斯基和他的情人明特尔来到慕尼黑南部,那个如画如诗的小镇莫瑙。木屋坐落在山坡上,教堂塔楼点缀其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韵律美感,眼前的自然就是他创作的灵感泉源。
康丁斯基决定在这里买房子一起生活,在花园种花锄草享受隐士的生活。
康丁斯基画了一幅从窗户看出去的花园景致,植物形象被归纳成色块,根本看不出它原来的样子,但这是一幅充满动感和生命力的画,他心里非常快乐。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这幅画已经朝着抽象艺术的目标接近。
下一次纯属偶然的体验,才终于使他找到绘画的目标。
那是个黄昏时刻,经过一整天的创作,刚从外面画完画回家,康丁斯基还醺醺然地沉浸在完成作品的喜悦状态中。当他踏进家门,在幽暗的光线下,猛然看到一幅画就挂在墙上,散发出一股神秘美妙的光亮。
康丁斯基无法理解究竟看到了什么,便走近仔细一看,他只看到形与色,分辨不出画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这是谁画的?画的是什么呢?”
下一秒钟,康丁斯基赫然发现,原来它是他的画,只是被倒过来挂而已。
隔天早上,康丁斯基试着再次回想昨天那令人惊喜的印象,却都无法全部找回来。他感到沮丧极了,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对了!再把它倒挂看看。”
没有用,康丁斯基还是从画布上看出了他画的内容,昨天那一瞬间呈现的美感消失了,为什么呢? “啊!”他明白了,“是具象损害了它的美。”
但康丁斯基进一步想到:
“那么,将现实形象从画布上消除之后,取代它的会是什么呢?”
最后康丁斯基思索到:应该是纯抽象的点、线、面反而能传达内心情绪,所以,他开始有意识以抽象表现取代具象形体。1910年,康丁斯基创作了第一幅抽象水彩画,以线条和色块传达他微妙的精神世界。
1896年,康丁斯基参观在莫斯科举办的法国印象派画展,莫奈的《干草堆》系列征服了他,这让他辞去了大学法律系讲师的工作,前往慕尼黑走上画家生涯。而那个黄昏发生的他与色彩的奇妙经历,使他的色彩更大胆明亮,更趋于抽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康丁斯基具体认识到巨变中的世界形象不可恃,“当宗教、科学与道德被撼动时,人们就会把目光从外在世界转向审视他自己”。艺术不再是真实再现,而是内在心灵的显现,康丁斯基终于找到了他自己的面貌。